消保課堂-當心生活中的“美麗陷阱” 防范套路貸騙局
2021-09-23 10:09:55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審美和需求更加多元,“顏值經濟”逐漸崛起,加之容貌焦慮的心態作祟,使得一些人因愛美或其他原因選擇醫學美容。然而,醫美行業魚龍混雜、亟待規范,近年來因醫美引發的糾紛不在少數。
美麗貸“套路深” 6人被騙11.7萬元
近期大熱電視劇《掃黑風暴》將現實生活中的案例搬上了熒幕,劇中“美麗貸”因涉嫌“套路貸”被警方連窩端掉的情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9月7日,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以整容后能獲得高薪工作為“餌”的詐騙案,被告人康某因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法院經審理查明,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期間,被告人康某通過微信“美麗人生”,虛構能為他人尋找高薪工作為誘餌,以入職需要整形為理由,先后騙取林某等6名被害人總計117000元。
河南警方相關人士表示,“美麗貸”又稱“整容貸”、“美容貸”、“醫美貸”,其本質屬于套路貸的一種。不法分子、不良美容機構利用年輕人愛美的心理,以“免費整容”、“零首付整容”、“零息整容”為噱頭,設下騙局。
樹立正確消費觀念 加強防范意識
現實生活中騙局層出不窮、花樣不斷,時刻威脅著一些消費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在此我們提醒廣大消費者:
1、注重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注重樹立對美的正確認知,通過提高自身素質來實現美的升華,不要輕易為了片面追求外在形象而進行醫學美容。
2、在確有必要進行時,定要認真考慮個人和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同時仔細閱讀相關條款,不要被“免費”、“優惠”、“便宜”等字樣沖昏頭腦。謹慎選擇美容機構和醫生并注意妥善保管好服務過程中產生的各類票據。
3、不要輕信“天上會掉餡餅”,輕易嘗試“找熟人”、“走捷徑”,增強對不法分子利用“美容貸”等實施詐騙的辨別意識和防范能力,一旦發現上當受騙,要注意保留相關微信聊天、轉賬記錄等關鍵性證據,并及時通過報警等方式尋求法律幫助。
(以上信息綜合自網絡)